據(jù)說,安德烈,身高1.85米,體重120公斤,重量級級別,擅長拳擊、巴西柔術(shù)和少林拳。碩大的腹部就像圣誕老人,他的體格顛覆了人們對于胖子的認知。
納爾遜,26歲,1.91米,體重118公斤,擅長柔術(shù)黑帶、泰拳、拳擊、空手道黑帶、M式擺拳、冰之拳、祼絞、木村鎖和腕部逆十字固,脾氣暴躁,出手狠辣。
宇嘉瑞對最后一場比賽格外重視,特別安排蕭戎翰、巴圖、龍飛、方強、穆建等人坐在擂臺之下,防止出現(xiàn)意外。
在主持人介紹雙方選手入場時,更是引來了全場的歡呼和加油。安德烈也許更懂得漢夏文化,一舉一動,更加討人喜歡。
放眼望去,安德烈竟然像孕婦一般圓滾滾的肚子,仿佛走路都十分困難一般,他滿臉笑容,更像彌勒佛。
納爾遜身體彪悍、滿臉橫肉,不僅表情生硬,其一舉一動更是囂張,根本沒把觀眾放在眼里,不時朝著安德烈和看臺怒吼。
比賽開始之后,出乎所有人意料,安德烈那圓滾滾的身材一點不笨拙,他靈活地打一拳就退,還不斷地招手挑釁。
他明知道納爾遜脾氣火爆,卻以這種方式激怒對手,其目的十分明確,就是要讓對手血往上涌,舉止失常,尋找破綻。
納爾遜的身材高大,肌肉隆起,步伐相反顯得笨拙。他的手臂很長,揮舞拳頭的范圍也很大,以此壓制著對手。
兩個人在擂臺上你來我往,你出一拳我出一腿,一個步法靈活,一個沉穩(wěn)逼迫,都在試探虛實,第一回合在平淡中結(jié)束。
從第二回合開始,安德烈雖然還是采取靈活多變加挑釁的攻防戰(zhàn)術(shù),卻明顯地更加注重攻擊的效率和成功率。
納爾遜卻反其道而行之,他穩(wěn)穩(wěn)地占據(jù)中心點,你進我就打,你退我就停,既節(jié)省體力,又尋求ko對手的機會。
因此,擂臺上的場景十分滑稽,哪兒像在搏擊,簡直就像在表演。
一高一矮,一胖一瘦,一個猙獰,一個微笑。引起了全場觀眾的不滿,噓聲不斷。
也許是現(xiàn)場的反應(yīng)激勵了選手,也許是雙方的戰(zhàn)術(shù)安排,從第三個回合開始,雙方一改常態(tài),采取了對攻戰(zhàn)術(shù)。
擂臺的咚咚聲,選手的呵斥聲,觀眾的加油聲混雜在一起,人們期待的比賽,從這一刻進入了精彩和高潮階段。
兩個人全神貫注,近身肉搏,各自亮出了自己的絕技。一時之間,互有攻防,納爾遜由于身高臂長,略占優(yōu)勢。
從第四個回合開始,安德烈由于在點數(shù)上略微落后,他臉上的笑容沒有了,取而代之的是急躁和不顧一切地進攻。
他雖然擅長拳擊、巴西柔術(shù)和漢夏的少林拳,在納爾遜這個擅長拳擊和地面攻擊的全才面前,卻討不到任何便宜。
“危險了!”巴圖瞅著擂臺上雙方的火力全開,嘀咕一聲。他轉(zhuǎn)頭掃視著幾個小兄弟,小聲問道,“你們說誰贏面大?”
“不好說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