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部尚書林之明出列,對著晉明帝拱手,臉上露出欣喜之色,“陛下,青山軍迅速解決前山行省一戰(zhàn),絕對是朝廷立威的一次重要機會?!?br/>
“丞相大人和陳大人所言非虛,朝廷對各地方大員的約束之力不夠,陛下是知道的?!?br/>
“這是解決大晉重大危機,讓大晉消除禍亂的基礎(chǔ)的絕佳契機,青山軍真是我大晉的救星?!?br/>
“臣認為,青山軍不僅無錯,齊王妃是上天派來搭救我大晉百姓的?!?br/>
“抓住機會,可使大晉免于戰(zhàn)亂,江山社稷的根基,再次穩(wěn)固!”
“陛下宜將青山軍滅山海行省楊留后,以雷霆萬鈞之勢再滅前山行省孫歸之事,公諸于眾,大肆褒揚,廣而告之,讓天下皆知,以示朝廷的強勢與威懾。”
“再依陳大人的主意,召各大行省節(jié)度使回京述職,削弱他們的權(quán)柄,強化朝廷對地方的管治。”
“若是以借口推托,拒不回京者,再讓護國大將軍率青山軍,以朝廷之名,將之拿下,則朝廷威信絕對穩(wěn)固,大晉安矣!”
“機不可失,望陛下明察!”
大晉局勢微妙,朝廷對地方的管束乏力,只能哄著地方大員,讓他們不敢輕易叛亂,事實上,他們都暗中積蓄自身的力量,這在整個朝廷,包括晉明帝在內(nèi),都非常的清楚。
其他官員見有這三個重臣帶頭了,當然也就不再猶豫,爭先恐后地發(fā)表自己的看法。
而這一次的看法,都是他們對目前大晉局勢的擔憂,以及青山軍的行動,給大晉帶來的希望。
他們不再只挑著晉明帝喜歡聽的說,只會附和晉明帝。
越說越痛快,甚至有人忍不住隱晦地吐槽起晉明帝這些年來的政策,有多不合適,朝廷的威信下降,管束力降低,根本就是晉明帝的錯誤。
他們明面上說得隱晦,心底里的心聲,就足夠讓晉明帝臉都綠了。
【陛下當年要實施放權(quán),讓地方大員能便宜行事,以為如此會提高辦公效率的時候,我就提醒過陛下,可能會導(dǎo)致大權(quán)轉(zhuǎn)移,無奈陛下是豬油蒙了心,不想做太多事情,只想著到后宮去玩兒?!?br/>
【陛下搞出來的事情,現(xiàn)在青山軍事實上是在替陛下收拾爛攤子,陛下反而還不高興了,這不就是昏君嗎?】
【瞧瞧瞧,陛下那殺人的眼神是什么意思,他還好意思不爽,人家青山軍是在利國利民,保護百姓,陛下只想著怎么舒服就怎么來,哪里想過什么百姓?】
······
晉明帝整個人就不好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