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人在日本,更新會不穩(wěn)?。?br/>
逝者如斯夫,不舍晝夜。
轉(zhuǎn)眼間,從新宜縣返回府城,已經(jīng)過了十多天了,不需幾日,便是過年。府城之中,已漸漸出現(xiàn)了些年前熱鬧的光景。
自從雍州戰(zhàn)亂,民不聊生,許多人肚子都吃不飽,忙于逃命,哪里還顧得上什么節(jié)日之類?而今終于有個安穩(wěn)日子,不說吃得多好,但總有口吃的,人心穩(wěn)定下來,要過年了,也該高興高興。
府衙依然忙碌。
難民潮早已告一段落,不過這么多人入境、安置,各種事務(wù),堆積如山。這人多了,帶來的事也多。
如今府衙班子基本搭建完善,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有人了。其中一部分,正是從梅花谷中搬出來的人。
想當(dāng)初,中州聯(lián)軍大敗,人心惶惶,梅花谷的幾大家族坐不住了。蠻軍跑回了雍州,又無朝廷大軍制約,這可大大不妙。梅花谷固然清幽,但名聲早已外揚,哪天突然殺來一隊蠻軍,那就一鍋熟了。
于是乎,幾大家族頭腦坐在一塊商議,很快就做出要搬去嶗山府的決定。
他們倒是想直接離開雍州,問題是目前的光景,哪里能走遠去?半路子可能就得完蛋。
嶗山府是最合適,也是唯一選擇。
問題在于,以前曾有算計,得罪了陳三郎,現(xiàn)在再想去,要是被驅(qū)逐出來,那就顏面無存了。
無奈,諸人只得讓陸景去找陸清遠——陸清遠在武平縣主事,是陳三郎的人,有他中介說情,陳三郎可能會給面子。
短短時間,人情變幻,真是唏噓。
陸景本來覺得這兒子糊涂,賴在一個破縣城不走,不識時務(wù),不料時來運轉(zhuǎn),原來兒子才最有眼光。想到幾大家族的族長央求的神,他就油然得意起來。
他親自跑到武平縣去找兒子,陸清遠自然答應(yīng),他也希望家族能夠搬入府城中。
后來的事很順利,陳三郎自不可能因為過往一些枝節(jié)跟梅花谷的人置氣,同意眾人遷入。
幾個家族高興不已,姿態(tài)放得很低,以捐獻的名義贈與府衙五千兩銀子。
到了后來,府衙缺人,公榜招納,這些家族的族長們趕緊吩咐下來,要族中的子弟去應(yīng)聘入職。
家族中人,自幼教育得當(dāng),知書識禮,自然容易過關(guān),只是現(xiàn)在的職位大都為次要,屬于那些做事辛苦,但功勞不大的那種。
這就是來晚的緣故,好位置,都讓人給坐了。